2015年6月4日:盜獵犀牛幾近失控
犀牛體形笨重,樣子有點可愛。其中蘇門答臘犀牛是最擅於溝通的犀牛品種,透過腳掌在泥土上留下印記,扭曲樹苗,以及留下糞便等方式與其他同伴交流,可說是「社交上」的強者。犀牛雖是僅次於大象又尚存的最大型哺乳類動物;但敵不過人類的獵殺,包括中國犀牛等多個犀牛物種都相繼滅絕了。
最近,南非公布的最新盜獵犀牛情況,又讓我心頭一凜:今年頭四個月,該國盜獵案例較去年同期上升18%,創下歷史新高,共發現393頭犀牛遭到獵殺,其中290宗更發生在受監管的國家公園內! 這個數字如比對2007年南非境內僅有13頭犀牛被獵殺,可見目前盜獵犀牛的猖獗程度幾近失控,簡直是目無法紀!
我們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 (OPCF) 今年特別贊助國際犀牛基金,針對目前全球唯一的一個數量仍有增長的蘇門答臘犀牛種群的棲息地 – Way Kambas 國家公園,資助管理當局密集式巡邏,防止非法捕獵者得逞,爭取控制到零捕獵犀牛的案例;同時也達至削減對其他大型動物的非法捕獵約五成的目標。
作為消費者,我們也可為保育犀牛出一分力。簡單地說,沒有買賣,沒有貿易,就沒有殺害的動機,我們切記拒絕食用和購入任何犀牛的製成品和雕刻品,這才是最王道、最持久保育犀牛的真正方法。
2015年6月11日:珍惜本港珊瑚資源
香港地理三面環海,西面水域就是珠江出口的鹹淡水交界;東面水域鹽分較高。香港市民未必知道,原因東部水域孕育了健康又多樣性的珊瑚群種,香港水域的石珊瑚物種達84種、柳珊瑚和黑珊瑚各有26種和8種,為其他海洋生物提供了豐富食物及產卵育苗場所,為珠江口的水底世界增添色彩,也讓這片海洋生機洋溢。
剛過去的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其實早於1992年在巴西舉行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上就倡議成立,直到2009年由聯合國確認,自此全球各地每年那天,都有各類活動呼籲大眾攜手保育海洋。
香港也不甘後人,漁護署從2000年起與珊瑚礁普查基金合作,每年統籌香港珊瑚礁普查。我們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 (OPCF) 過去五年也組隊參與了普查活動,為本土保育工作略盡綿力。OPCF自2014年起更創先河,開展了香港珊瑚魚普查,檢查本港水域的珊瑚魚數量及物種多樣性。同時,我們也資助了香港大學的兩項研究計劃,包括在珊瑚培植場培育人工漁礁;以及研究氣候變化對本港珊瑚的影響。
本港水域之外,我們也支援了不少珊瑚魚保育工作,例如曾資助印尼科莫多國家公園裝置繫泊浮標;也連續多年贊助菲律賓達納洪雙堡礁推行社區為本的保育海馬活動,在保護區內修復珊瑚礁,呼籲當地民眾參與保育珊瑚礁的活動。
通常珊瑚會因應氣候變化及海水變酸而遭破壞,更直接的威脅就是被船錙所損毀、或被潛水浮潛愛好者有意無意的破壞。為珍貴愈來愈稀少的海洋珊瑚資源,我們參與海上活動時要呼籲船隻使用繫泊浮標;下水後請緊記「眼看手勿動」;也小心控制浮力,避免破壞水底環境。此外,請選用有「珊瑚友善」標誌的防曬用品;並盡量減少於船上使用洗髮水及護髮素。須知道保育海洋,你我都有份!
2015年6月18日:一齊關心「非常父親」
即將來臨的星期日就是父親節,大家知否在海洋世界裡,也有一位「非常父親」? 牠們作為慈愛的爹哋,甚至以雄性體內受孕模式繁殖,並繼續培育胎兒,甚至忍受產難之痛! 醒目的讀者大概已猜出海馬了。海馬是水底動物王國獨特的父親,求偶期的雄性海馬,竟然在破曉時分大跳「求偶舞」達數小時。懷孕期完成後,視乎不同品種的海馬,會誕下5至1,500隻小寶寶!
全球約有54個海馬品種,其中大約11種已經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易危或瀕危級別。例如香港水域曾可找到黃海馬 (又稱管海馬)、三斑海馬及克氏海馬三種;但近年來只有黃海馬的記錄。為了保育這位港產「非常父親」,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 (OPCFHK) 自2013年起推出海馬標籤計劃,將印有編號的細小膠片,以柔軟幼繩繫於較大、身長達4厘米的海馬頸項,以識別不同個體,藉此檢查本港水域海馬的長遠生長情況,對棲息地的忠誠度和範圍等。該計劃更獲漁護署認可擴大研究區域,在2014年新增了印洲塘和海下灣海岸公園兩個考察點。
香港向來是銷售乾海馬的重要貿易中心。海馬就好像不少瀕危野生物種一樣,被傳統醫學用作名貴藥材,例如牠們具有溫補腎陽的藥性,民間喜歡食用做補身之效,於是引來殺身之禍。其實海馬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出入口均受管制。其實,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講師李宇銘博士早前就指出,海馬並非臨床常用的藥材,甚少用作中醫處方,大學中醫課程裡也沒有講授用海馬入藥。況且,在中醫的補腎陽的藥物甚多,有不少植物可代替,故此我們沒有必要食用乾海馬。
為了愛護我們的地球,以及好好保育我們港產「非常父親」的海馬,還有更多珍貴的動物,我們是否已經立志,拒絕食用瀕危和珍稀野味?
2015年6月25日:賣旗日撐海洋生態
中華白海豚及江豚是香港水域的「原居民」,牠們的族群繁衍和海洋生態健康與否息息相關。可是,近年發現鯨豚屍體的個案急劇上升,例如海洋公園保育基金 (OPCFHK) 「鯨豚擱淺行動組」最近公布,2014年與漁護署共處理破紀錄的50宗個案,同比大幅增加近80%,其中江豚33宗,白海豚12宗,更首次記錄到角島鯨及短肢領航鯨等。今年頭五個月也錄得19宗,由於個案仍高企,實在令人堪憂。
「鯨豚擱淺行動組」就似本港海洋生態的CSI (滅罪鑑證科),動輒出動到偏遠地區,與潮濕氣候爭分奪秒,進行虛擬及傳統的解剖工作,盡快從不同程度腐爛的鯨豚屍身上找出致命的蛛絲馬跡,推斷以及確定死因。大家請看http://goo.gl/KWufi1這幾分鐘的黑白短片 (沒有血腥場面) ,就可大致可了解他們的運作。OPCFHK近年經常呼籲市民協力監察海洋生態,我們的熱線電話不時收到市民的報告,見證著市民的保育意識愈來愈高,我必須借此感謝媒體的一直關注。
此外,我們與鄰近三家大學合作,將擱淺鯨豚屍體的樣本進行三大類研究,由香港大學研究鯨豚的疾病;香港城市大學研究食物來源、棲息地和污染問題;以及珠海中山大學研究其覓食習性、基因及健康狀況等。無論牠們的死因由於船隻或漁具直接致死;還是因污染及水底噪音等壓力,引致身體虛弱或染病等,都看到人類活動正持續威脅鯨豚的生存空間!
我們的研究工作需要市民的積極支持, OPCF將於8月1日在港島區賣旗籌款,善款用於保育本港的鯨豚、馬蹄蟹及珊瑚魚,同時我們急需2,500名義工,希望募捐之餘,市民也更多關注本港生態保育活動,我們更特別在旗紙上印有60款野生動物的美麗照片。關心保育工作的市民,請即到www.opcf.org.hk登記成為一員,既可共襄善舉,又可了解這些亞洲區受危物種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