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原生淡水龜
香港共有5種原生淡水龜,包括眼斑水龜、三線閉殼龜(又稱金錢龜)、烏龜、大頭龜以及中華鱉(俗稱水魚),牠們均分布在本地數百條天然溪澗。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歷史中,淡水龜一直象徵著長壽,建立了重大的文化價值﹔在野外淡水生態中,成年淡水龜作為捕食者,在自然界中亦擔任了重要的角色,發揮其獨特生態價值。可惜,因種種人類活動,本地原生淡生龜的數量急劇下降。現時本地淡水龜物種的保育狀況比大熊貓更為瀕危,據本地專家估計現時香港的群落更極有可能是華南地區其中一個僅餘的種群。
眼斑水龜 | ||
學名: |
Sacalia bealei 瀕危(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山邊河溪 約13-15厘米 頭後側具眼狀斑紋。雄性頭部呈深啡至黑色,頸及前肢帶紅色直紋;雌性頭部及頸部則是淺啡色,而直紋呈淺黃色。這對眼狀斑點屬擬態手段用以擾亂捕獵者,幫助牠們在野外生存。 水果、淡水甲殼類動物、陸生及水生昆蟲 眼斑水龜體外亦具有分泌腺,在受驚時可釋出具刺激性的異味來驅趕捕獵者。 |
|
三綫閉殼龜(又名金錢龜) | ||
學名: |
Cuora trifasciata 極度瀕危(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由於野外數量極少,對於三綫閉殼龜的喜愛棲息地亦很少。科學家估計牠們傾向棲息於林地河溪。 約20-25厘米 皮膚呈橙黃色,棕褐色的背甲上有三條黑線。閉殼龜與別不同之處是腹甲有可活動的關節,並有韌帶相連。當遇到危險時,頭尾和四肢會縮入殼內,腹甲會緊緊閉合,讓捕食者無從入手。 魚類、淡水甲殼類動物及蟲、昆蟲及植物、腐肉 其鮮色的皮膚和花紋,加上牠的別名「金錢龜」與「金錢歸」的讀音一樣,因此被人套上富貴吉祥、金錢歸來的寓意;另外亦有民間傳說,指三綫閉殼龜的龜板有極高的醫療價值,甚至對癌症有療效。種種原因引起極大的需求,導致野生個體被大量捕獵轉售。 |
|
烏龜 | ||
學名: 保育狀況: 棲息地: 身長: 外型特徵: 食性: 小趣聞: |
Mauremys reevesii |
|
大頭龜 | ||
學名: 保育狀況: 棲息地: 身長: 外型特徵: 食性: 小趣聞: |
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 極度瀕危(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陡峭高地河溪 約25厘米 有別於「縮頭烏龜」,大頭龜頭部比例巨大,因此不能縮進殼中。大頭龜又名鷹嘴龜,皆因牠們擁有如鷹一般的喙部;相比其他水龜,大頭龜的身體較為扁平,這種身體特徵可有利牠們在湍急的溪流活動,又或躲藏於石縫之中。 魚類、淡水甲殼類、兩棲類及植物的果實及種子 一項本地研究發現,成年的大頭龜會進食不少果實,而且經牠們消化後所排出的種子有更高的發芽率,所以外表凶猛的大頭龜其實是淡水生境內的植樹先鋒! |
|
中華鱉(音:別) | ||
學名: 食性: |
Pelodiscus sinensis |
社區參與
河溪保育糾察隊
根據漁農自然護理署的資料,於2020年至2022年在本地河溪搜獲超過400個捕獸器 ,反映香港的野生動物正被非法捕獵所威脅。有見及此,保育基金更夥拍本地行山隊,清理鄰近淡水棲息地的垃圾以及監察懷疑捕龜工具,共同守護本地淡水龜以及河溪生境。
學校教育
淡水生態教育大使
從本地中學和大學招募參加者,透過專家講授、野外考察、淡水龜護理工作坊以及在校保育教育活動,培育他們成為淡水生態教育大使,加強年青一代對本地淡水龜以及淡水生態的意識。
(1) 培訓工作坊及考察
保育基金邀請保育淡水生態的研究學者主講有關淡水生物多樣性的知識。團隊成員亦帶領一眾淡水龜保育大使走訪不同種類的淡水生境。保育大使能夠親身仔細觀察淡水龜的棲息地及不同的淡水生物,實踐野外考察及調查技巧。
(2) 淡水龜護理工作坊
「中學生淡水生態教育大使」將協助及學習照料被人工飼養的淡水龜及其他淡水生物。過程中,大使們除了學習淡水龜的食性、生活環境等知識外,還可以近距離觀察牠們的行為,了解護理員如何保護及照顧淡水龜以協助人工繁殖。
(3) 在校保育教育活動
此外, 大使們會由項目團隊及老師的指導及協助下,親手策劃在校保育教育活動,如遊戲攤位﹑開放日活動﹑展覽導賞﹑話劇﹑短片﹑科學研究等宣傳淡水龜保育。本活動旨在讓學生親手計劃活動,培養學生撰寫活動計劃書、籌備、製作及執行活動等團隊合作及執行能力。
(4) 淡水生態到校外展教育活動
「大學生淡水生態教育大使」將會親手設計保育教育外展活動,並到幼稚園或小學執行活動。本活動旨在讓學生親手計劃活動,培養學生撰寫活動計劃書、籌備、製作及執行活動等團隊合作及執行能力。
(5) 淡水生態園內導賞
他們將帶領公眾參觀園內淡水生境景點與遷地保育設施及舉行工作坊,讓公眾認識本地原生淡水生物多樣性及淡水物種的保育。
公眾教育
(1) 本地河溪生態館教育展覽
保育基金與香港海洋公園協力舉辦一個以本地河溪生態為主題的教育展覽,旨在展示本港的淡水生物多樣性,包括極度瀕危的金錢龜以及瀕危的眼斑水龜,加深訪客對香港淡水龜的連繫,提高大眾對自然環境的認識,並作出承諾支持有關淡水龜的保育及教育工作。
(2) 淡水生境公眾導賞團
香港位處副熱帶地區,加上多山地型及充足降雨量,造就本地數以百計河流及溪澗的形成。不同河流作用創造出多元化的河流地貌,並形成淡水生態環境及孕育出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其中包括本地原生淡水龜和林林總總的兩棲類及淡水魚類。希望公眾能透過淡水生境生態導賞活動了解生境的形成,從而欣賞及保護淡水生物多樣性。
保育工作
眼斑水龜人工繁殖計劃
保育基金自2018年與海洋公園及香港兩棲及爬行動物保育基金合作,並獲得香港嶺南大學科學教研組助理教授宋亦希博士及其團隊聯合在海洋公園內展開一項眼斑水龜護理及繁殖計劃,通過人工繁殖眼斑水龜、科研及制定野放幼年眼斑水龜計劃等項目,恢復日漸減少的本地種群數量。
在2020年首隻人工繁殖眼斑水龜出生以來,分別再有兩隻眼斑水龜於2023年6月和7月成功破殼而出。我們期望於不久的將來有更多幼龜誕生,並成功在本港棲息地野放,增加本地種群數量。
人工繁殖復育計劃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