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4日:盗猎犀牛几近失控
犀牛体形笨重,样子有点可爱。其中苏门答腊犀牛是最擅于沟通的犀牛品种,透过脚掌在泥土上留下印记,扭曲树苗,以及留下粪便等方式与其他同伴交流,可说是「社交上」的强者。犀牛虽是仅次于大象又尚存的最大型哺乳类动物;但敌不过人类的猎杀,包括中国犀牛等多个犀牛物种都相继灭绝了。
最近,南非公布的最新盗猎犀牛情况,又让我心头一凛:今年头四个月,该国盗猎案例较去年同期上升18%,创下历史新高,共发现393头犀牛遭到猎杀,其中290宗更发生在受监管的国家公园内! 这个数字如比对2007年南非境内仅有13头犀牛被猎杀,可见目前盗猎犀牛的猖獗程度几近失控,简直是目无法纪!
我们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 (OPCF) 今年特别赞助国际犀牛基金,针对目前全球唯一的一个数量仍有增长的苏门答腊犀牛种群的栖息地 – Way Kambas 国家公园,资助管理当局密集式巡逻,防止非法捕猎者得逞,争取控制到零捕猎犀牛的案例;同时也达至削减对其他大型动物的非法捕猎约五成的目标。
作为消费者,我们也可为保育犀牛出一分力。简单地说,没有买卖,没有贸易,就没有杀害的动机,我们切记拒绝食用和购入任何犀牛的制成品和雕刻品,这才是最王道、最持久保育犀牛的真正方法。
2015年6月11日:珍惜本港珊瑚资源
香港地理三面环海,西面水域就是珠江出口的咸淡水交界;东面水域盐分较高。香港市民未必知道,原因东部水域孕育了健康又多样性的珊瑚群种,香港水域的石珊瑚物种达84种、柳珊瑚和黑珊瑚各有26种和8种,为其他海洋生物提供了丰富食物及产卵育苗场所,为珠江口的水底世界增添色彩,也让这片海洋生机洋溢。
刚过去的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其实早于1992年在巴西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就倡议成立,直到2009年由联合国确认,自此全球各地每年那天,都有各类活动呼吁大众携手保育海洋。
香港也不甘后人,渔护署从2000年起与珊瑚礁普查基金合作,每年统筹香港珊瑚礁普查。我们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 (OPCF) 过去五年也组队参与了普查活动,为本土保育工作略尽绵力。OPCF自2014年起更创先河,开展了香港珊瑚鱼普查,检查本港水域的珊瑚鱼数量及物种多样性。同时,我们也资助了香港大学的两项研究计划,包括在珊瑚培植场培育人工渔礁;以及研究气候变化对本港珊瑚的影响。
本港水域之外,我们也支持了不少珊瑚鱼保育工作,例如曾资助印度尼西亚科莫多国家公园装置系泊浮标;也连续多年赞助菲律宾达纳洪双堡礁推行小区为本的保育海马活动,在保护区内修复珊瑚礁,呼吁当地民众参与保育珊瑚礁的活动。
通常珊瑚会因应气候变化及海水变酸而遭破坏,更直接的威胁就是被船锱所损毁、或被潜水浮潜爱好者有意无意的破坏。为珍贵愈来愈稀少的海洋珊瑚资源,我们参与海上活动时要呼吁船只使用系泊浮标;下水后请紧记「眼看手勿动」;也小心控制浮力,避免破坏水底环境。此外,请选用有「珊瑚友善」标志的防晒用品;并尽量减少于船上使用洗发水及护发素。须知道保育海洋,你我都有份!
2015年6月18日:一齐关心「非常父亲」
即将来临的星期日就是父亲节,大家知否在海洋世界里,也有一位「非常父亲」? 牠们作为慈爱的爹哋,甚至以雄性体内受孕模式繁殖,并继续培育胎儿,甚至忍受产难之痛! 醒目的读者大概已猜出海马了。海马是水底动物王国独特的父亲,求偶期的雄性海马,竟然在破晓时分大跳「求偶舞」达数小时。怀孕期完成后,视乎不同品种的海马,会诞下5至1,500只小宝宝!
全球约有54个海马品种,其中大约11种已经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易危或濒危级别。例如香港水域曾可找到黄海马 (又称管海马)、三斑海马及克氏海马三种;但近年来只有黄海马的记录。为了保育这位港产「非常父亲」,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 (OPCFHK) 自2013年起推出海马标签计划,将印有编号的细小胶片,以柔软幼绳系于较大、身长达4厘米的海马颈项,以识别不同个体,藉此检查本港水域海马的长远生长情况,对栖息地的忠诚度和范围等。该计划更获渔护署认可扩大研究区域,在2014年新增了印洲塘和海下湾海岸公园两个考察点。
香港向来是销售干海马的重要贸易中心。海马就好像不少濒危野生物种一样,被传统医学用作名贵药材,例如牠们具有温补肾阳的药性,民间喜欢食用做补身之效,于是引来杀身之祸。其实海马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出入口均受管制。其实,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讲师李宇铭博士早前就指出,海马并非临床常用的药材,甚少用作中医处方,大学中医课程里也没有讲授用海马入药。况且,在中医的补肾阳的药物甚多,有不少植物可代替,故此我们没有必要食用干海马。
为了爱护我们的地球,以及好好保育我们港产「非常父亲」的海马,还有更多珍贵的动物,我们是否已经立志,拒绝食用濒危和珍稀野味?
2015年6月25日:卖旗日撑海洋生态
中华白海豚及江豚是香港水域的「原居民」,牠们的族群繁衍和海洋生态健康与否息息相关。可是,近年发现鲸豚尸体的个案急剧上升,例如海洋公园保育基金 (OPCFHK) 「鲸豚搁浅行动组」最近公布,2014年与渔护署共处理破纪录的50宗个案,同比大幅增加近80%,其中江豚33宗,白海豚12宗,更首次记录到角岛鲸及短肢领航鲸等。今年头五个月也录得19宗,由于个案仍高企,实在令人堪忧。
「鲸豚搁浅行动组」就似本港海洋生态的CSI (灭罪鉴证科),动辄出动到偏远地区,与潮湿气候争分夺秒,进行虚拟及传统的解剖工作,尽快从不同程度腐烂的鲸豚尸身上找出致命的蛛丝马迹,推断以及确定死因。大家请看http://goo.gl/KWufi1这几分钟的黑白短片 (没有血腥场面) ,就可大致可了解他们的运作。OPCFHK近年经常呼吁市民协力监察海洋生态,我们的热线电话不时收到市民的报告,见证着市民的保育意识愈来愈高,我必须借此感谢媒体的一直关注。
此外,我们与邻近三家大学合作,将搁浅鲸豚尸体的样本进行三大类研究,由香港大学研究鲸豚的疾病;香港城市大学研究食物来源、栖息地和污染问题;以及珠海中山大学研究其觅食习性、基因及健康状况等。无论牠们的死因由于船只或渔具直接致死;还是因污染及水底噪音等压力,引致身体虚弱或染病等,都看到人类活动正持续威胁鲸豚的生存空间!
我们的研究工作需要市民的积极支持, OPCF将于8月1日在港岛区卖旗筹款,善款用于保育本港的鲸豚、马蹄蟹及珊瑚鱼,同时我们急需2,500名义工,希望募捐之余,市民也更多关注本港生态保育活动,我们更特别在旗纸上印有60款野生动物的美丽照片。关心保育工作的市民,请即到www.opcf.org.hk登记成为一员,既可共襄善举,又可了解这些亚洲区受危物种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