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白海豚
 概覽
學名:
印度太平洋駝背豚
Sousa chinensis

保育狀況 (公佈年份)
其他種群:易危 (2017年)

台灣海峽東部種群:極度瀕危 (2008年)

估計野生種群數量:
台灣海峽東部種群 - 少於100條
珠江口的種群約為2,500條,當中包括香港的種群。
壽命:
最長可達約40歲
分佈:
印度太平洋地區的淺水近岸水域

中華白海豚又名印度太平洋駝背豚,有明顯突出的喙部,並因其背部中央突出的駝背及背鰭而命名。在不同地區的中華白海豚體色也有差異。棲息於中國海域的族群會隨年齡改變體色:年幼中華白海豚為暗灰色,長大時會漸漸變成白色或粉紅色。然而,個別海豚於長大後可能仍留有灰色班點。

中華白海豚有固定種群定居香港,主要出沒於香港西面水域,和鄰近珠江口一帶的鹹淡水交界。中華白海豚攝食小型魚類,間中能看見牠們尾隨漁船捕食。牠們具有多樣性的水面動作,包括躍身擊浪,舉頭探視等。下潛時間較短,一般不會超過4至5分鐘。





 

 
 中華白海豚的重要性
食物鏈中的頂級捕食者

中華白海豚與其他海豚一樣,都是食物鏈中的頂級捕食者,對控制魚類和烏賊等海洋生物,及維持生態平衡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另外,牠們和江豚的棲息地正是香港城市建設的重心,其數量、分佈、行為及存活情況有助我們了解人類活動對海洋生物造成的影響,更是評估香港海洋生態健康的一個重要基準,包括海水污染情況和漁業資源的多少。

 威脅
估計野生種群數量:
台灣海峽東部種群 – 少於100條

珠江口的種群 – 約2,500條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保育狀況:

易危
EX
EW
CR
EN
VU
NT
LC
DD
 

台灣海峽東部
極度瀕危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
被漁網誤纏

中華白海豚會因被俗稱『鬼網』的棄置漁網或漁具纏繞致死;我們亦曾於解剖時在海豚胃部發現漁鈎,可見胡亂棄置漁具會對牠們造成威脅

棲息地受損及流失

中華白海豚的棲息地受到填海、沿岸建設的影響而逐漸消失

海上交通及水質污染

繁重的船運會對中華白海豚造成影響,不少船隻都會經過中華白海豚經常出沒的水域,所產生的聲音不但影響牠們的迴聲定位,海豚更有機會被高速船撞到。同時,海水污染也有機會影響海豚的健康。

 保育基金的工作
撥款資助中華白海豚保育項目

1995年,海洋公園正式將「海洋公園鯨豚保護基金」註冊為慈善信託基金,開始進行中華白海豚研究。及後於2005年與「香港熊貓保育協會」合併,成為今天的「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中華白海豚多年來都是我們的重點保育物種,我們至今已過撥款支持數十項中華白海豚的保育項目。

鯨豚擱淺行動組

簡介
保育基金自2006年5月開始,與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合作,跟進香港水域內的鯨豚擱淺個案,當中主要為江豚和中華白海豚

目的
掌握有關本地鯨豚的重要資料,包括年齡、性別、死因,和積存有機污染物等,以更有效地保育江豚及其棲息地

 
 你如何幫助

 

熱心舉報
市民如發現擱淺鯨豚,無論生死,請即致電1823鯨豚擱淺熱線,向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提供你的姓名、聯絡電話及以下資料:

  1. 發現日期、時間及地點
  2. 擱淺鯨豚的情況(存活、輕微或嚴重腐爛等)
  3. 擱淺鯨豚的體長及特徵(是否有背鰭和突出的嘴喙)

 

立即捐款資助保育研究
您的捐款可大大推動野生動物保育工作,讓我們一同幫助更多的物種,資助更多有關保育的研究,攜手共建美好明天!請支持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於亞洲區的野生生態保育工作!

負責任的觀豚
不負責或不受監管的觀豚活動會為野生中華白海豚或其他鯨豚帶來滋擾,例如有些觀豚船隻會高速追逐海豚,或穿越牠們游弋的路線,有機會撞傷牠們,或分開海豚母子或群體。請選擇負責任而具經驗的觀豚機構、在出海觀豚前閱讀「觀豚守則」並好好遵守!

愛護海洋
保護鯨豚,當然也須保護牠們的棲息地,讓牠們能在一個健康和安全的環境下生活。大家到海邊遊玩或進行水上活動時,如遊船河、到泳灘曬太陽和潛水等,特別是在珊瑚區附近,應盡量避免在船上使用洗頭水、淋浴露和太陽油,以免未經處理的化學物直接流入海洋污染環境。當然,千萬不要在海上或泳灘亂拋垃圾;而漁民或釣魚人士也應妥善處理用完的漁網及其他漁具,切勿隨意棄於海上。 

 
加入基金之友
除了成立「鯨豚擱淺行動組」,我們一直致力透過科學研究、社區教育、研討會議及工作坊等推動亞洲區內的鯨豚保育工作。保育基金作為一個慈善信託基金,極需要你的支持。鄭伊健都已經加入了基金之友,你也可加入基金之友,透過月捐或單次性捐款,支持我們的保育工作。請即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