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在香港發的品種: 中國鱟(Tachypleus tridentatus) 圓尾鱟(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 其他地方發現的品種: 美洲鱟(Limulus polyphemus) 南方鱟(Tachypleus gigas) |
保育狀況 (公佈年份): 圓尾鱟和南方鱟 - 資料不足 (1996年) |
野外數量: 不詳 |
壽命: 約20年 |
棲息地: 年幼馬蹄蟹在潮間帶的沙灘和泥灘生活;成長後,便到20-30米水深的海底生活 |
馬蹄蟹(學名:鱟),是古老的海洋螯肢動物。雖然名字中有「蟹」字,卻跟蟹沒有關係,而是蜘蛛和蠍子的近親。
馬蹄蟹的身體可分為三部份:前部分較大的頭胸部、細小而呈六角形的腹部,和一條長長的劍尾。牠們的頭胸部和腹部呈「頭盔」狀,上面前端有複眼及單眼,「頭盔」下有六對節肢、口部和五對片狀的書鰓。馬蹄蟹的劍尾直而長、堅硬,有助保持平衡;亦可在擱淺翻轉時,幫助回復到背上腹下的位置。
在繁殖季節,馬蹄蟹會在漲潮時聚集到泥灘上。當雄性找到伴侶後,便會緊緊抓住雌性的背部,由雌性帶領雄性到灘上尋找合適地點,挖掘小洞穴並產下的卵子,雄性繼而把卵子受精。雌性會分批產卵,總共可以產下 6 萬至 12 萬粒卵子。但馬蹄蟹首年由卵子成長至年幼馬蹄蟹的機會卻只有萬分之一(0.001%)。
馬蹄蟹在進化史及生物學上,皆具有極高的價值。馬蹄蟹早在 4.75 億年前(奧陶紀下旬)已存在,比早期恐龍還要早 2.3 億年在地球上出現。而其形態在過去數億年沒有多大的改變,故有「活化石」之稱。另外,馬蹄蟹的藍血在提取後可製成「鱟試劑」,快速而準確地檢測由細菌產生的內毒素,被廣泛應用於檢測醫療藥物、產品和設備是否受到污染,於醫學上有重大的貢獻。
野外數量: 不詳 香港馬蹄蟹數量: 在 2002 年至 2009 年間,香港的馬蹄蟹數量大幅減少超過九成。而 2012 年的研究顯示,本地的年幼馬蹄蟹數量已減少至約不足一萬隻(僅餘約 4,500 隻年幼中國鱟和 3,000 隻年幼圓尾鱟) |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保育狀況: EX
EW
CR
EN
VU
NT
LC
DD
美洲鱟 – 易危 (2016 年) |
人類過度捕捉作食用、海螺漁餌和醫療用途 | 產卵和供年幼馬蹄蟹成長的泥灘因海岸發展和污染而消失 | 被俗稱「鬼網」的棄置漁網或漁具纏繞致死 |
簡介
目的
成果
簡介
目的
拒買馬蹄蟹 |
加入基金之友 |
立即捐款資助保育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