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馬普查
香港水域曾記錄過三種海馬,包括黃海馬、三斑海馬及克氏海馬。據2000年的資料顯示,黃海馬在香港珊瑚附近水深7米的水域內屬中度常見物種,但缺乏詳細研究。保育基金的海馬普查,旨在記錄水深7米或以上的淺水珊瑚群落及鄰近水域海馬的數目、品種多樣性、大小、性別及分佈情況,正正能填補這方面資料的不足。 |
![]() |
![]() |
保育基金的海馬普查及海馬標籤識別計劃可獲得本地海馬生態學的重要資料,為香港政府、保育團體以及市民大眾提供科研數據,協助作出更有效的保育管理決策及建議。同時,我們亦促請政府記錄所有曾經發現海馬的位置,日後如在有關地區進行發展,必須積極考慮保育海馬及其棲息地。 |
按此查看2011-2012海馬普查報告摘要 |
海馬標籤
保育基金積極推動本地的海馬保育,並於2013年推行全港首個海馬標籤計劃,讓研究人員有效地在普查中識別個別海馬,並記錄牠們的長期生存和生長狀況、棲息地範圍等,以協助政府規劃出更有效保護本地海馬族群及其生態環境的保育管理政策,帶領海馬研究及保育邁向新里程。 |
![]() |
![]() |
![]() |
海馬保育
海馬的生存面臨不同威脅。現時全球約有55個海馬品種,全部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中,當中有11個品種被評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的易危或瀕危級別。牠們面對最大的威脅是被濫捕作傳統藥材、棲息地受破壞和被意外誤捕。 |
保育海馬,由認識海馬開始: |
![]() |
如何幫助
![]() 向海馬湯說不!
香港,是海馬貿易的主要國際樞紐,每年進口超過七噸乾海馬(約220萬隻),當中約八成由泰國入口。作為負責任的消費者,絕對能透過停止購買和食用乾海馬,為海馬保育作出貢獻!你亦可透過承諾支持環保海鮮,保護更多珍貴的海洋生物!立即行動! |
![]() 分享海馬足跡
我們邀請各潛水愛好者,如在香港水域潛水時發現海馬,請將海馬照片、海馬大小、發現地點、水深、日期及時間等資料,透過電郵與我們分享。假如你發現已被繫上標籤的海馬,請記緊拍下一張可清楚顯示標籤號碼的海馬照片,並電郵給我們!這些資訊都能協助我們的海馬研究員更有效地進行海馬普查,並監察他們的生存狀況! |
![]() 加入基金之友
一向重視海洋生態保育,又愛好潛水的鄭伊健先生,不但成為「星級海馬研究員」親身參與海馬普查的水底研究工作,他更是基金之友的會員。你也可加入基金之友,透過月捐或單次捐款,支持我們的保育工作。請即加入! |
![]() 成為支持機構
以下機構已承諾支持保育基金的海馬普查及標籤計劃,一起宣揚海馬保育的信息:
假如你的機構也想成為他們的一分子,請聯絡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