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過去因人們餵飼野生猴子,使金山、獅子山及城門郊野公園的野猴數量曾經急速增長。為鼓勵野猴回歸郊野覓取天然食物, 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於1999年開始實施禁止餵飼野猴的法例。然而,部分野猴仍然習慣被人餵飼。人類與野猴之間的接觸偶爾會造成衝突,而野猴搶奪人們手中的袋以尋找食物的行為,會被視為具侵略性的行為。
為了控制野生猴子的繁殖數量,保育基金自2009年起受漁護署委任,為雌性野猴進行內視鏡微創輸卵管結紮手術,並於2014年開始為雄性野猴進行內視鏡微創輸精管結紮手術。此絕育計劃成功把本地野猴的出生率降低超過一半,從2009年超過六成降至近年低於三成。此計劃的目標是為這三個郊野公園內八成以上的雌性野猴進行絕育手術,是其中一項緩解人類與野猴衝突的措施。
絕育手術
每兩個星期,保育基金的團隊會在野外設置的大型捕猴籠捕捉野生猴子群,為牠們進行絕育手術(在夏季,由於受炎熱天氣所影響,捕捉的次數或會減少)。保育基金的兩位野猴生態調查員每天都會將野猴引入大籠內,令牠們習慣於進入籠中。當猴子群被困時,獸醫及工作人員便會逐一為牠們注射麻醉藥、進行詳細的身體檢查、杜蟲,及注射瘋狗症疫苗。
成年和青年的野猴會被挑選接受內視鏡微創輸卵管或輸精管結紮手術,此技術不但可令野猴永久絕育,同時亦可完整地保留野猴的性腺(即卵巢及睾丸),讓牠們正常地進行交配。這些年來所累積的經驗及實踐令手術時間大大縮短,整個手術過程可於四至七分鐘內完成。
手術完成後,工作人員便會在野猴的胸口位置紋身,作為已接受絕育手術的標記。不同的紋身圖案代表不同的猴群。野猴麻醉藥力過後,工作人員便會即日於現場將牠們放歸野外。
數量調查
保育基金的兩位野猴生態調查員每天會到郊野公園進行數量調查,從而提供各項重要的資料及數據,協助我們有效地了解野猴的情況,例如每個猴群棲息的範圍和用途、年齡分佈和出生率等。這些資料對於評估現時絕育計劃的成效,及野猴數量管理的未來規劃是不可或缺的。
香港野生猴子總數目估計約為2,000隻左右。根據保育基金的生態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在金山郊野公園、獅子山郊野公園及城門郊野公園約有超過22個猴群,合共約1,600隻野猴,而最大的猴群有超過250隻野猴。
你如何幫助
你在本地野猴數量的管理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切勿餵飼牠們!當野猴不再將「人類」和「食物」聯想在一起,牠們就會留在郊野中尋找天然食物,而人類和野猴之間負面的互動亦會隨之減少。請大家與我們攜手為人類與野猴間的和諧共存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