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里程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1
1999
1998
1996
1995
1993

携手走过廿五载 ‧ 迈进保育新里程

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保育基金)承诺透过协作筹款与科研教育,致力提倡促进及参与亚洲区内务实有效的野生生态保育工作。我们展望各界无私合作,携手保护亚洲野生生态长久繁盛丰饶。

自 1995 年起,保育基金:
- 共筹得港币 2.5 亿
- 帮助超过 18个亚洲国家及地区的 200 多个物种
- 处理超过 450 宗鲸豚搁浅个案
- 透过「野外生态保育大学生赞助计划」资助近 420 名学生
- 超过 5,000 名学生参加「马蹄蟹校园保母计划
- 超过 17 万小时义工时数
- 超过 100 万公众受惠

2019

海洋公园与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宣布香港海洋生物救护及教育中心于 2019 年 9 月 2 日正式开幕。该中心由汇丰150 周年慈善计划拨款资助,是亚洲首间糅合传统动物解剖与影像解剖设施的综合研究及教育中心,可以全面收集数据,全方位深入分析海洋生物伤亡原因,并提供数据主导的见解分析,有助日后制订监察及保育海洋生物措施。

2018

 

为承传2017年的「无饮筒日」,保育基金推行了「无饮管运动」,以更广泛及持续的方式鼓励全港市民减用即弃塑胶饮管,以至其他一次性塑胶制品,为保育海洋生态踏出重要一步。

2017

为了制定一个具凝聚力的保育策略以拯救中华白海豚,保育基金与保护繁育专家组促成了一个由国际海洋哺乳类动物专家组成的督导委员会,并在委员会监察下举办了两个工作坊:种群存续力分析工作坊身和种群及栖息地存续力分析工作坊。

 

 

响应「世界海洋日」,在6月8日举办了首届「无饮筒日」,鼓励公众改变生活习惯从而改变海洋生态。

2016

除了调查香港水域的鲸豚搁浅个案外,保育基金进一步将搁浅工作覆盖至易危丶濒危或极度濒危的鲨鱼和鯆鱼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2015

「马蹄蟹校园保母计划」踏入第五届,由学生饲养及野放的马蹄蟹超过一千只。

保育工作扩展至17个物种,当中包括「极度濒危」的印尼苏门答腊犀牛。

 

於数码港举办了首届「生态保卫赛:一齐为海洋发力」慈善跑活动。

2014

保育工作扩展至11个物种,当中包括「极度濒危」的玳瑁丶德氏乌叶猴及白颊长臂猿

与海洋公园展开全港最大型年幼马蹄蟹普查,逾千名中学生和公众人士参与

与香港观鸟会及国际鸟盟合作,保护最稀有最濒危的海鸟:中华凤头燕鸥

参与成立及加盟「两岸二地鲎保育联盟」

「野外生态保育大学生赞助计划」踏入十周年

与Baleno合作,设计一系列以海洋保育为题的T-shirt

保育基金推出`首个公众宣传活动「为海洋发声」,并以第十九届「海洋公园保育日」作为压轴节目。「为海洋发声」的创作意念由Metta Communications 义务提供,运用动物唇彩绘画艺术,在演出者的唇上绘画海洋动物。藉此鼓励公众多表达对保育的关注,一起为本地动物发声

2013

拨款资助44项研究,并重点保育大熊猫及中华白海豚,合共15个研究项目。

展开全港首个海马标签计划,让海马保育迈向新里程

2012

推行首个国内大熊猫科普教育项目「熊猫行动
成立「基金之友」好友会

继续支持渔护署,进行野猴绝育计划及跟进搁浅鲸豚个案

连续第二年与香港城市大学及海洋公园学院推行「马蹄蟹校园保母计划」,两年间将600只人工繁殖的马蹄蟹放归野外泥滩,补充野外种群数量

拨款资助45项研究,包括孟加拉虎、斑海豹、短毛水獭及勺咀鹬
2011


拨款资助41项研究,包括蓝鲸、川金丝猴、红毛猩猩及成立亚洲中华白海豚基因资料库

「卧龙自然保护区 – 可持续发展」考察团及卧龙重建计划进度新闻发布会

举办第7届「野外生态保育大学生赞助计划」,并首度与香港演艺学院合作,以镜头的力量推动保育工作

于海洋公园内推行「环保海鲜签名运动」,并收集近20,000个游客签名,承诺于至少三个月内不进食鱼翅、苏眉及蓝鳍吞拿

2010


向甘肃及陕西省的多个大熊猫保护区拨款,资助购买办公室设备及野外装备

资助卧龙保护区三江区域的竹林修复计划

拨款资助30项研究,包括极度濒危的海南长臂猿、暹罗鳄以及针对濒危的长江江豚的搁浅通报网络

2009


拨款资助23项研究,重点为多个亚洲区内的中华白海豚研究,亦有支持极度濒危的印度恒河鳄、中国的大鲵 (娃娃鱼) 以及安吉小鲵,以及濒危的菲律宾黑鹊鸲

支持渔农自然护理署,于香港的郊野公园进行弥猴绝育手术

2008


拨款资助40项研究,包括极度濒危的黑嘴端凤头燕鸥、莽山洛铁头蛇及菲律宾鳄,以及印尼的科莫多龙

举办第十三届海洋公园保育周末,活动包括为野生动物打气的啦啦队比赛,以及北京奥运200日倒数的庆祝

与翠明游学合办两团至四川卧龙的生态游

于四川5.12大地震后成立「大熊猫基地震后重建基金」

向四川省的多个大熊猫保护区捐赠应急物资、办公室设备以及野外装备

2007

拨款资助29项研究,首次资助有关扬子鳄、印支虎、苏门答腊象、穿山甲以及菲律宾的食猿雕等研究

举办第三届「野外生态大学生赞助计划」,并首度与本港四所大学合作

2006


拨款资助20项研究,主要环绕海洋哺乳类动物,亦有新增的项目包括马蹄蟹及羚牛,以及斯里兰卡海啸后的重建工作

与渔农自然护理署合作,跟进香港水域的鲸豚搁浅个案

举办首届慈善晚宴,为野生动物保育工作筹款

2005

首次推行「海洋保育大学生赞助计划」

「海洋公园鲸豚保护基金」与「香港熊猫保育协会」合并,成为「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并将保育的物种由鲸豚及大熊猫扩展至亚洲区的其他野生动物

举行策略性会议,订定保育基金之发展路向

2004
 

首次举行慈善奖券筹款活动,为大熊猫保育工作筹款

2003
 

于中国成立海洋哺乳类动物搁浅网络

承诺资助港币100万元修建四川卧龙大熊猫保育医院

2001
 

于香港举办第一届中华白海豚国际工作坊

承诺向四川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提供长期援助

1999

举办第一届「携手保育鲸豚」奖励计划

「香港熊猫保育协会」由海洋公园成立,并注册为慈善信讬基金,旨在保护大熊猫

1998

订立第二个五年计划,将其他海洋哺乳类动物如伊河豚及儒艮等纳入保育范围

1996

支持淡水海豚研究,包括中国的白鱀豚以及亚洲区的恒河豚及印河豚

1995

正式注册为慈善信讬基金

开始进行一连串的香港水域中华白海豚及江豚研究

举办第一届海洋公园保育日

1993

「海洋公园鲸豚保护基金」由海洋公园成立,旨在保护亚洲区的鲸豚

订立首个五年计划,旨在保护淡水海豚,特别是生活在中国长江的白鱀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