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野生动物
在香港这片人口稠密的弹丸城市,大多数人都忽略了她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其实香港的哺乳类动物种类繁多,有记录的品种已经超过 50 个,其中当然包括猴子和野猪。
猴子
香港的猴子主要分布于金山、狮子山、城门郊野公园及大埔滘自然护理区。栖居于香港的猴子品种有猕猴 (Macaca mulatta)、长尾猕猴 (M. fascicularis) 及它们的杂交种。香港虽然位于猕猴的自然分布范围内,但原有的野生群落相信已经绝迹。现存的猴群是于1910年代在九龙山一带(即金山及狮子山郊野公园)再次被引入的个体之后代。
香港的猴子总数估计为1,800只。它们会分成不同的猴群,而一个猴群的数目更可多达200只。它们的天然食物包括叶、花、树枝、植物根部和树皮,偶已也会捕捉昆虫作为补充。另外,渔护署亦在郊野公园种植合适的树木,为猴子提供足够的天然食物。
有趣的行为:
- 它们会像仓鼠般将食物收藏在嘴内的颊囊内
- 互相梳毛及捉虱是表示友好的行为,是猴子间的社交活动之一
- 如猴子张大嘴巴和向前扑向人类,是威吓的表现;但只要把视线移开,它们通常不会真的作出攻击
- 猴子的脸部及臀部在发情期和交配季节会呈较红的颜色
野豬
野猪 (Sus scrofa)是本地体型最大的原生陆栖哺乳动物,成猪体重可达200公斤及体长达2米。它们长有厚而粗糙的短毛,毛色为灰棕至黑。幼猪初出生时毛色呈深浅棕色条纹,条纹会在头6个月至1岁后慢慢消失。
野猪是杂食性动物,以进食植物的根及球茎或泥土中的小动物(如昆虫或蚯蚓等)为主。它们亦善于游泳。
有趣的行为:
- 野猪的行踪隐秘,一般会避开人类
- 它们是夜行性动物,活跃于夜间
- 雄猪通常单独行动,而母猪则会与幼猪成群出没
「停止喂饲野生动物」计划
「停止喂饲野生动物」计划旨在提高公众意识并鼓励他们尊重野生动物。为了更广泛向公众宣扬「停止喂饲」的信息,除了学校讲座外,保育基金于琵琶山停车场、金山或城门郊野公园等地点举办外展公众教育活动 ─ 包括导赏团和教育摊位。
提高公众意识
猴子及野猪等野生动物,近年已经适应在郊野公园边陲附近觅食,甚至在市区徘徊,加剧了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冲突。这些冲突有可能导致动物作出攻击、引发交通事故或破坏环境卫生等风险。
自2018年起,计划在郊野公园举办了多达220次教育摊位及41次免费生态导赏团。教育摊位于琵琶山停车场、金山或城门郊野公园设立,迄今已接触超过32,000公众人士,宣扬不应喂饲野生动物及如何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
阻止可疑喂饲行为
在宣扬不喂饲野生动物的信息的同时,保育基金经常在教育摊位附近发现一些疑似喂饲行为,例如人们在猴子面前拿着食物或故意留下大量食物等。因此保育基金将不遗余力地劝止现场的任何可疑喂饲行为。
学校讲座
为了加强公众对于正确与野生动物相处的认识,保育基金与渔护署更设计适合用于幼稚园及小学的教材,迄今已举办超过252场免费教育讲座。讲座主要介绍本地常见的野生动物,包括猴子及野猪,以及遇见这些野生动物时正确的行为,例如不应喂饲它们等。同学更可借着参与互动游戏,从中学习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
幼稚园教育讲座将以「『自然观察员』训练学堂」为主题,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模式,配合多种运用不同感官的体验式学习元素,训练同学成为「自然观察员」,认识野生动物(尤其是猴子)的自然行为及其天然食物来源与栖息地,培养他们对待野生动物的正确态度,以行动宣扬「停止喂饲野生动物」的讯息。
小学教育讲座的主题为「野生动物科学常识知多啲」,首次加入STEM的学习元素,切入有关野生动物的知识,亦设研讨环节鼓励同学合作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减低人类与野生动物冲突的议题中,发挥创意。
幼稚园及小学教育讲座现已公开接受报名,请下载下列表格,填妥后传真 25535840交回。名额有限,先到先得,敬请踊跃参与
幼稚園講座詳情及報名表格: 2022/23年度已额满
小学讲座详情及报名表格: 2022/23年度已额满
您的参与
如果您希望为宣扬「停止喂饲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及保育香港珍贵的野生动物出一分力,保育基金欢迎您加入我们的义工团队! 「停止喂饲野生动物」义工计划旨在透过让公众参与成为保育大使向市民及游客宣扬不喂饲野生动物的信息。有关详情,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