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網上問卷調查結果顯示 近九成港人不知本地馬蹄蟹已被列為瀕危物種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網上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近九成港人不知本地馬蹄蟹已被列為瀕危物種

「第25屆海洋公園保育日」聚焦馬蹄蟹保育

香港,2020110)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保育基金)今天公佈一項網上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九成港人不知道本地其中一種最常見的馬蹄蟹品種 – 中國鱟,已於去年初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列為瀕危級別,而有四成五受訪者茫然不知有這種古老海洋生物存在於香港。事實上,馬蹄蟹不僅是支持本地生態系統中其他瀕危物種存活的關鍵物種,亦是主要的環境指標物種,能凸顯本地海洋生態系統中的生物所面對的環境挑戰。為了喚起公眾對馬蹄蟹的關注,保育基金以「馬蹄蟹保育」作為「第25屆海洋公園保育日」的主題,並舉辦連串活動以作推廣。2020年1月11至12日,海洋公園遊人將有機會近距離接觸這種被視為「活化石」的海洋生物,並參觀開放期有限的「馬蹄蟹探知館」,加深認識這種遠古生物。一如既往,海洋公園會將 2020 年 1 月 11 日的入場門票收益全數撥捐保育基金,以支持本港及亞洲各地的野生生態保育工作。

保育基金於去年11月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受訪的香港市民超過1,000名。調查結果發現多近90% 受訪者不知道本港其中一個品種的馬蹄蟹已被列為瀕危物種,當中45% 受訪者更從來都不知道這種遠古生物一直存在於香港。64.3% 受訪者皆認同有關馬蹄蟹保育的教育和推廣工作並不足夠,表示政府(62.2%)、公眾(16.2%)和環保團體(13.4%)應共同參與保護該物種的行動。

保育基金主席陳晴於「第25屆海洋公園保育日」啟動禮上指出:「保育基金早於2009年開始帶動馬蹄蟹保育工作,當中的『馬蹄蟹校園保母計劃』迄今已有超過4,000名本地中學生參與。然而,我們仍需要全港市民攜手參與,以加強保育馬蹄蟹的力度。保育基金希望透過本年的「保育日」,將香港市民與『馬蹄蟹保母』及本地科學家聯繫起來,令更多人關注這種美麗且重要的遠古海洋生物,同時認識有助此物種成長繁衍的實際生存環境。更重要的是,我們衷心希望全港市民能夠落實行動,保護本地生物多樣性,這正是保育基金於過去25年一直努力實踐的使命之一。」

保育基金社區教育主任林嘉瑜補充說:「馬蹄蟹的歷史可以追溯至超過4億7千萬年以前,亦即是早於人類出現前便已存在。較年長者或會記得過往不時在東涌、荃灣一帶或西貢和大嶼山的開放水域看見這種生物。然而於2000年至2009年間,我們卻留意到在野外存活的馬蹄蟹數量竟大跌超過九成。香港城市大學於2012年的研究結果更顯示,本地的年幼馬蹄蟹數量已減少至不足一萬。我們希望在全港市民同心協力下,可以扭轉現狀。」

2020年是保育基金慶祝成立25周年的大日子,標誌著保育基金的一個重要里程。海洋公園副主席劉鳴煒表示:「海洋公園十分榮幸能夠與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緊密合作25載,攜手渡過不少難關及並肩成長。其成立之初,資源有限,加上本港市民的保育意識及參與度較低,造成保育基金推進有關工作的困難。隨著公園逐年發展,我們得以增加對保育基金於資源上的無間斷支援,加強推廣保育工作。保育基金於2005年推出『野外生態保育大學生贊助計劃』及於2009年開展『馬蹄蟹校園保母計劃』,激發本港中學生及大學生對保育行動及職業的熱誠。在公園及保育基金的共同努力及堅持下,本地的保育意識成功提升,亦培訓了更多保育專才,帶領香港成為亞洲區內動物保育及鯨豚科研的先驅。我們期望與保育基金的合作能邁向更多的25年,進一步提高香港市民對保護生物多樣性及大自然的意識。」

2020年1月11至12日的週末,馬蹄蟹將成為海洋公園內的焦點。遊人不僅可與活生生的馬蹄蟹及靈感源自「活化石」的藝術作品自拍留念,亦可透過「馬蹄蟹保母」認識有助此物種成長繁衍的實際生存環境。屆時,保育基金亦會將怡慶坊變身為「馬蹄蟹探知館」,設置富有教育意義的攤位遊戲及展板。該探知館將環繞四個主題,第一是介紹香港與這種獨特物種在文化和歷史上的聯繫,例如馬蹄蟹與本地漁村的關係;第二是馬蹄蟹簡介,遊人可以透過小遊戲認識這種生物的身體結構;第三是馬蹄蟹生命周期介紹,利用AR擴增實境體驗和特別設計的大型康樂棋認識牠們的習性和生命周期之餘,遊人更可近距離觀察活生生的年幼馬蹄蟹;第四是讓遊人了解馬蹄蟹在香港面對的種種威脅。場內亦會安排專家主持本地學生編寫的故事分享會、講座及研討會,他們將與參加者分享有關這種節肢類動物的專門知識,以及保育工作和氣候變化的寶貴資訊。

編輯垂注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於2020年的合作及贊助夥伴包括中國銀行(香港)、資本策略及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