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生態保育大學生贊助計劃2023-24

相隔數年,野外生態保育大學生贊助計劃載譽回歸。第17屆USSP共有24位來自六間本地大學的學生參與,他們分別前往了中國內地、印尼、菲律賓、越南、斯里蘭卡及台灣等多個亞洲國家及地區參與野生動物保育及研究工作。而重點保育物種包括大熊貓、長江江豚、中國鱟、儒艮、紅毛猩猩、樹蛙、勺嘴鷸及其他陸上動物等。

與此同時,保育基金於計劃期間亦有舉辦多次本地野外生態考察活動,包括馬蹄蟹生態調查體驗、泥灘生態考察、次生林生態考察及夜行動物探索,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本地野生生態與生物多樣性。

畢業典禮已於2024年7月13日假香港中文大學舉行,學生們向一眾嘉賓和家長分享野生動物保育旅程和社區教育項目的心得和經歷,其中以下學生更獲得嘉許獎項:

最佳保育學家獎

  • 周詩雅|香港科技大學
  • 余嘉賢|香港浸會大學
     

最佳社區教育項目獎

  • 傅凱琳|香港中文大學
  • 賴靈曦|香港大學
  • 田洭源|香港科技大學
  • 黃纓雅|香港科技大學
  • 何美思|香港科技大學
  • 簡嘉蘊|香港都會大學

USSP2023-24保育項目:



許卓非
香港大學

凌桐 敖穎斐
香港科技大學

 

保育物種: 樹蛙、蜥蝪和野生蘭花
考察地點: 斯里蘭卡
考察日期: 2024年1月21日至2月3日
首席研究員: Nayana Wijayathilaka博士,斯里賈亞瓦德納普拉科特大學
研究重點: 斯里蘭卡中部高地特有的極度瀕危樹蛙的遺傳多樣性、生態、行為及保育
 
學生參與​:
  • 兩棲類動物發聲的記錄和分析
  • 對蜥蜴和野生蘭花進行形態測量和基因提取
  • 學習基因提取和排序技術以分析物種的基因關係
  • 收集和記錄物種的叫聲以進行行為學實驗和生態監察

旅程紀錄 保育項目活動紀錄
資訊圖 物種介紹  / 學生參與

 

梁善睿 梁恩尉
香港大學

 
保育物種: 大熊貓
考察地點: 中國四川
考察日期: 2024年5月13日至5月26日
首席研究員: 李德生教授,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
研究重點: 放歸大熊貓生境選擇與覓食策略研究
 
學生參與​:
  • 實地考察大熊貓野化放歸基地,監察和分析環境的可承載力
  • 大熊貓飼養員的工作體驗,準備及製作日常食材,如竹葉篩選
  • 實驗室工作,包括量度圈養大熊貓的糞便中的竹葉碎屑的咬節長度及尿液中多項激素濃度

旅程紀錄: 保育項目活動紀錄
資訊圖 物種介紹  / 學生參與

 

 

周詩雅
香港科技大學

余嘉賢
香港浸會大學
 

保育物種: 長江江豚 
考察地點: 中國湖北
考察日期: 2024年6月11日至6月24日
首席研究員: 袁軍法博士,華中農業大學
研究重點: 湖北長江天鵝洲白暨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長江江豚病毒譜及流行現狀研究

學生參與​:

  • 疫病診斷及研究工作
  • 長江江豚飼養員的工作體驗,如餵養技巧、人工網箱繁殖技術和救援知識等
  • 與當地相關志願團體交流

旅程紀錄: 保育項目活動紀錄
資訊圖 物種介紹  / 學生參與

傅凱琳
香港中文大學

賴靈曦
香港大學

田洭源 黃纓雅
香港科技大學

 
保育物種: 儒艮
考察地點: 菲律賓
考察日期: 2024年6月6日至6月19日
首席研究員: Patricia DAVIS 女士,Community Centred Conservation (3C)
研究重點: 由巴拉望社區策動之儒艮監測及保育計劃

學生參與​:

  • 當地舉辦的海洋高峰會期間與不同團體交流
  • 對儒艮及海草的實地調查和監察工作
  • 社區教育工作,如協助舉辦青年營

旅程紀錄: 保育項目活動紀錄
資訊圖 物種介紹  / 學生參與

 

 

司徙建林
香港科技大學

余杏慈
香港大學

 
保育物種: 勺嘴鷸
考察地點: 越南
考察日期: 2024年6月9日至6月19日
首席研究員: Trang Nguyen博士,WildAct
研究重點: 透過社區保育穩定極危勺嘴鷸在越南的數量

學生參與​:

  • 協助社區教育及宣傳工作
  • 製作與候鳥保育相關的教育影片
  • 設計及製作與候鳥保育關於的活動宣傳刊物

旅程紀錄: 保育項目活動紀錄
資訊圖 物種介紹 

 

 

梁焯彥 梁智皓 李超穎
香港理工大學

 
保育物種: 棕尾斑嘴鳥、皺嘴皺盔犀鳥、內格羅雞鳩、米沙鄢梅花鹿和米沙鄢疣豬
考察地點: 菲律賓
考察日期: 2024年6月12日至6月22日
首席研究員: Ysabella MONTANO女士, Talarak Foundation Inc.
研究重點: 西米沙鄢群島物種再引入計劃

學生參與​:

  • 陸上哺乳類及鳥類種群調查,包括設立紅外線觸發式相機、樣線調查、定點調查及無線電遙測
  • 生境評估
  • 照顧動物及行為記錄

旅程紀錄: 保育項目活動紀錄
資訊圖 物種介紹  / 學生參與

 

 

何美思
香港科技大學

簡嘉蘊
香港都會大學

 
保育物種: 中國鱟
考察地點: 台灣
考察日期: 2024年6月1日至6月14日
首席研究員: 楊明哲博士,湛藍海洋聯盟
研究重點: 台灣稚鱟調查計劃:進行金門、澎湖與台灣本島香山濕地的稚鱟族群與樓息地狀態調查

學生參與​:

  • 泥灘調查:馬蹄蟹種群調查及量度環境數據
  • 設計與執行環境教育活動
  • 參與泥灘清潔活動

旅程紀錄: 保育項目活動紀錄
資訊圖 物種介紹

江曉嵐
香港大學

黃碗婷
香港浸會大學

洪逸熹
香港科技大學

 
保育物種: 婆羅洲紅毛猩猩和白鬚長臂猿
考察地點: 印尼
考察日期: 2024年6月1日至6月14日
首席研究員: Mark HARRISON博士,Borneo Nature Foundation
研究重點: 設立社區苗圃保護及修復印尼婆羅洲瀕危物種的生境

學生參與​:

  • 追蹤和監索婆羅洲紅毛猩猩
  • 以三角測量法和叫聲追蹤和判斷白鬚長臂猿的群落位置
  • 進行環境指標物種的生態調查,如蜻蜓和豆娘

旅程紀錄: 保育項目活動紀錄
資訊圖 物種介紹  / 學生參與

 

 

歐陽天晴
香港浸會大學

張家嘉
香港浸會大學

梁智皓
香港大學

 
保育物種: 海洋生物,如海參、海馬和魟魚
考察地點: 馬來西亞
考察日期: 2024年6月10日至6月20日
首席研究員: Qasim Ayub教授,馬來西亞蒙納士大學
研究重點: 進行基因組學研究以保育馬來西亞的物種

學生參與​:

  • 接受與工作相關的培訓,包括實驗室安全、微量移液器和微量離心機等設備的使用,以及基因提取技術
  • 對海參、海馬和魔鬼魚進行了基因提取、PCR擴增、凝膠電泳和核糖核酸提取
  • 使用專業電腦軟件處理基因資訊和核糖核酸定序資料分析

旅程紀錄: 保育項目活動紀錄
資訊圖 學生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