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延续大熊猫安安使命
继续支持大熊猫研究及保育项目 宣扬保护大自然生态的讯息

(香港,2022年7月22日)​ 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保育基金)对大熊猫安安的离世感到痛心,并感谢大熊猫安安和佳佳自1999年进驻海洋公园以来一直担当着保育大使的角色,向市民宣扬自然生态和保育知识及与大众建立友谊。安安的离世并不代表一个终结,而保育基金将延续安安的使命和精神,致力保护亚洲区内大熊猫的生境。

根据2015年所进行的全国调查,野生大熊猫的数量仅余1,864只,而根据2000年新华网的资料,圈养的大熊猫亦只有633只。大熊猫一直面对庞大的威胁,包括栖息地破碎化(67个弧立的熊猫保护区)、栖息地退化(牲畜放牧)、以及气候变化所引致的粮食问题,估计在未来 80 年内将失去多达 35% 的可用栖息地。

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主席陈晴表示:「安安的离世固然让人痛心,但保育基金将秉承安安的使命,继续宣扬保育的重要性,同时积极改善大熊猫所面对的栖息地问题。大熊猫多年来都是我们的重点保育物种,我们至今已支持接近一百项大熊猫的保育项目。我们希望大众能够更加关注大熊猫的处境,与我们携手延续安安的使命,支持大熊猫的保育工作。」

保育基金自2005年起支持超过90个有关野生大熊猫的保育项目,涉及科学研究、能力建设、社区教育等范畴。当中包括于2008年5月四川大地震后成立「大熊猫基地震后重建基金」。当年的大地震影响遍及国内83%的大熊猫栖息地,其中超过500平方公里(相等于2,630个维多利亚公园的面积) 被毁,包括位于卧龙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以及多个野外监测站。自此,保育基金一直以来支持地区重建及其他后续工作。

另一个重点项目 — 与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共同管理三江保护站,透过培训保育人员和教育当地学生大熊猫慨知识去令更多人去保育大熊猫同野生生态环境。而且亦为该地区设立红外监测相机了解大熊猫的分布。

保育基金同时仍有不少正在进行的项目,覆盖甘肃、陕西、四川等省,当中包括:

  • 大熊猫栖息地可持续放牧与管理政策研究
  • 陕西太白牛尾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研究
  • 磨田岭自然保护区社区持续培训与环境教育
  • 大熊猫输血配伍生理学研究
  • 卧龙自然保护区食肉动物多样性、分布及生态功能研究
  • 四川卧龙保护区野生动物野外救援与安全技能培训
     


保育人员于卧龙自然保护区设立红外监测相机(相片由三江保护站提供)


为当地工作人员培训,提高现场工作安全和技术(相片由三江保护站提供)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