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 Hippocampus spp. 香港曾有记录的品种: Hippocampus kuda(黄海马) Hippocampus trimaculatus(三斑海马) Hippocampus kelloggi(克氏海马) |
保育状况 (公布年份): 所有海马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现时全球约有54个海马品种中,有11个品种被列为易危或濒危级别。 香港水域较为常见的海马属「易危」物种 (1996、2003及2014年) |
寿命: 约1至5年 |
分布: 全球热带及温带浅水区域中的海草、珊瑚礁或红树林等地区栖息 |
海马属于鱼类,体长约2至35厘米,其薄薄的皮肤复盖著以环状紧扣的骨骼组织,并拥有明显而灵活的颈项。它们主要以以漂浮于水中或在水底游动的甲壳类动物,如糠虾为主要粮食。
海马在繁殖前会花数天求偶。正值求偶时期的海马会转变颜色,并会以尾巴互相紧扣,或以尾巴绕著同一株海草一起跳「破晓舞」。然后,它们会跳「求偶舞」,期间雄性海马会吸水将其身上空置的育儿囊扩大及张开。雌性海马会把卵子放在雄性海马的育儿囊内,雄性海马会怀著受精卵,直至海马宝宝完全成长。不同品种的雄性海马诞下的海马宝宝数目不同,平约为100至200只,有些海马品种只会诞下5只,有些则会诞多达1,500只海马宝宝。
与其他鱼类一样,海马不会养育自己的子女。初生海马比较脆弱,很容易被猎食者视为目标,亦会被海浪冲离其栖息处,或被冲到水温不适合其生存的水域,因此少于千分之五的初生海马能够生存到成年。
海马独特的外形,令它成为其中一个最具标志性的海洋生物。它是海洋底栖生物中重要的捕食者,其减少或消失可能会破坏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有些海马的生物学特征及繁殖习性,令它们更容易受过度捕捞的威胁。例如,大部分海马在同一个繁殖周期都会行一夫一妻制。另外,由于雄性海马会在育儿囊中孕育小海马直到它们孵化,令小海马的存活直接受到海马爸爸的存活影响,若怀孕的海马爸爸被捕捞,连带数只甚至过千只海马宝宝也难以生存了。
估计野生种群数量: 不详 |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保育状况: 黄海马 – 易危
EX
EW
CR
EN
VU
NT
LC
DD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所有海马品种) |
被滥捕作传统药材
海马贸易中约95% 的海马被用作传统药材 |
意外误捕
因海马的活动能力有限,容易被渔船,特别是拖网捕鱼误捕 |
栖息地破坏
海洋生态正受污染和沿海建设等影响 |
简介
在香港东面水域进行普查,并为合适的海马系上标签,以记录水深七米或以上的浅水珊瑚群落及邻近水域海马的数目、品种多样性、大小、性别、分布情况、长期生存和生长状况、栖息地范围
目的
获得本地海马生态学的重要资料,为香港政府、保育团体以及市民大众提供科研数据,协助作出更有效的保育管理决策及建议
保育基金多年来一直拨款资助亚洲区内海马和珊瑚礁的研究和保育工作,包括监察珊瑚礁恢复和社区教育等,以保护海马及其栖息地
向海马汤说不! |
加入基金之友 你也可加入基金之友,透过月捐或单次捐款,支持我们的保育工作。请即加入! |
分享海马足迹 |
成为支持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