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基金續撥款支持港大海洋哺乳類動物研究及保育項目
保育基金續撥款支持港大海洋哺乳類動物研究及保育項目
中華白海豚野外數量大幅減少 研究及保育工作刻不容緩
 

(2013年3月18日,香港)為進一步推動區內的海洋哺乳類動物保育工作,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保育基金)將繼續於未來兩年撥款支持香港大學副教授賈力誠博士,進行一系列的科研及教育活動;包括在香港和珠江口的研究,深化對東南亞及西太平洋的海洋哺乳類動物的認識,及在本地大學培育保育專才, 以制定長遠而有效的保育對策,解決區內海洋哺乳動物種群數量大幅下降的嚴重問題。

保育基金自2009年開始,與香港大學以長期合作形式,撥款資助波蘭籍海洋哺乳類動物專家賈力誠博士的研究工作,並將於未來兩年繼續贊助賈博士的鯨豚研究項目。在保育基金的大力支持下,賈博士在香港大學任教期間,展開了數個科研項目,一共監督和指導了14位來自香港大學、中國內地和台灣的碩士或博士研究生。同時,他在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設立了鯨豚社群行為生態實驗室、於同行評審科學期刊上發表了八份最新的研究報告,和教授了逾130名本科學生。為了統一區內的科研技術,建立一個標準化的保育及科研網絡,賈博士更於2010年開始,邀請來自東南亞不同國家的科研人員、學生和保育人士,參與了一系列科研技術工作坊。

賈博士其中一項針對珠江口中華白海豚生態、種群結構和社群行為轉變的研究,指出白海豚數量正不斷減少。他發表聯同國立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黃祥麟博士及珠海中山大學的研究,推算出珠江口中華白海豚的數量正以每年平均百份之2.46 的幅度下降。以現時珠江口約2,500條的白海豚為計,即是每年平均流失超過60條中華白海豚。研究更估計如中華白海豚數量持續以這個速度減少,將會在60 年內大減百份之74。

賈博士強調:「這些數字和預測是一個嚴重的警號,顯示保育中華白海豚的迫切性。研究結果指出,香港、深圳和珠海的沿岸發展,正嚴重影響珠江河口中華白海豚的存活,其數量減少情況比預期嚴重!」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副總監吳守堅先生指:「保育基金一向不遺餘力地保育珍貴的海洋哺乳類動物,而中華白海豚更是我們重點保育的物種之一。自2005年擴展至今,保育基金資助超過100項有關海洋哺乳類動物的科研及保育項目,總額已超過港幣1,400萬元。而賈力誠博士的研究和人才培育工作非常重要!長遠而言,他的研究成果和培訓出來的鯨豚保育專才,能帶領香港成為區內鯨豚科研的樞紐。透過尖端的科研技術、專業而有效的研究項目,使我們對中華白海豚有更深入的了解;加上統一區內的研究技術,加強各地專家的聯繫和溝通,再配合公眾教育,定能有效地保育香港水域及鄰近地區的中華白海豚,把海洋哺乳類動物的保育工作推向另一階段。」

香港大學生物科學院院長及講座教授胡紹燊教授,表揚賈博士的研究成果和感謝保育基金的支持。胡教授表示:「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一直以來的贊助,讓賈博士能持續建設一個地區鯨豚系統研究網絡,分享研究數據、計劃和策略。賈博士以往研究的範圍是南非、夏威夷、美國本土和中南美洲的海洋哺乳類動物,特別是海豚的研究。現在他將這些經驗帶到來東南亞地區海域,並全力投入區內海洋保育工作,已在短短數個月創出可能要以數年時間才得到的成績!我們深信賈博士來年的工作將取得更豐盛的成果。」

香港大學副教授賈力誠博士(右)與博士研究生在海上進行研究。

獲得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的贊助,賈力誠博士舉行第六個東南亞海洋哺乳動物研究技術工作坊。

 

– 完 –